雷虹
  廣州在全國首創與優質慈善組織共享困難群體救助信息
  市民政局將把本報“廣愛同行”打造成本土金牌慈善項目
  文/廣州日報記者譚秋明(署名除外)
  昨日,廣州市召開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座談會。記者在會上獲悉,廣州正全力打造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,集納各種重疾救助信息資源的同時,通過活躍的多媒體及社交平臺,為求助者提供援助。該平臺將與本報“廣愛同行”等重疾救助項目全面對接,借助權威媒體的公信力及宣介輻射力,令平臺健康運行,使更多因病致貧家庭看到希望曙光。
  廣州還將率先試探與優質慈善組織共享困難群體救助信息,有效整合社會慈善救助資源,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。
  以廣州日報廣愛白皮書為基礎,今年,廣州將全力開發廣州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及其手機應用程序,方便公眾為重疾救助項目捐款。由廣州日報挖掘報道的重症求助個案,可直接發送到信息平臺上募款。
  廣州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表示:“扶貧濟困、改善民生始終是慈善事業的核心任務。廣州將按照《國務院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的要求,突出扶貧濟困,強化與社會救助工作緊密銜接,實現慈善事業對社會救助體系形成有力補充。”
  其指出,突出扶貧濟困的首要事務就是全力打造一批本土扶貧濟困精品項目。他特別提到,“廣州日報‘廣愛同行’重疾救助項目,依靠媒體的公信力和廣泛受眾,救助大量因重疾陷入困境的人們和他們的家庭,完全有潛力成為本土金牌慈善項目。”今後,廣州市將出台《廣州市民政局公益慈善項目資助計劃》,整合市、區政府購買服務、公益創投等資源,重點扶持、精心打造一批解決貧困群眾迫切需要的慈善項目。
  廣州榮膺
  慈善七星城市
  近年來,廣州慈善事業在市委、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社會各界尤其是公益慈善界的共同努力下,不斷改革創新,取得優異成績。2014年廣州市被評為全國七星慈善指數城市。在2014年12月19日民政部召開的全國民政系統貫徹落實《國務院關於促進慈善事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》視頻會上,廣州作為唯一的市級代表在大會上作了典型經驗發言。據悉,1月15日,2014中國慈善年會將於北京舉行,廣州又將榮獲“年度慈善推動者”殊榮。
  廣州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認為,近年來廣州通過法治推動“慈善回歸民間”。頒佈實施了《廣州市募捐條例》,放開了慈善組織公募權,民間的公益性社會團體、民辦非企業單位都可以依法公開募捐。從立法上助推和保障了“慈善回歸民間”。
  其次,搭建平臺實現慈善資源對接。從2013年開始每年舉辦廣州市慈善項目推介會。兩屆推介會共有210個慈善組織參與,對接770個慈善項目,累計募集項目捐款7.47億元,實現了慈善資源有效對接。
  此外,創新機制確保慈善公開透明。廣州成立全國首個地區性獨立第三方慈善組織社會專業監督機構——廣州市慈善組織社會監督委員會,由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、專家學者、律師、會計師、媒體人等組成,恪守獨立性、民間性、廣泛性、專業性和志願性原則進行獨立監督。2014年6月,建立了全國第一個以政府名義發佈的慈善募捐透明度評價指標體系,對慈善組織募捐活動透明度進行評估,並向社會公佈評價結果。
  本報挖掘救助個案
  可由重疾平臺募捐
  日前, 廣州日報和廣州慈善會聯手製作“重疾救助資源手冊”,梳理了廣州重疾慈善救助資源信息,方便群眾,受到社會好評。
  莊悅群透露,以“重疾救助資源手冊”為基礎,今年,廣州市將全力開發廣州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及其手機應用程序,方便社會公眾為重疾救助項目捐款,更方便患病群眾尋求救助資源。
  廣州市慈善會秘書長汪中芳表示,重疾慈善救助信息平臺將在集納各種重疾救助信息資源的同時,通過活躍的多媒體及社交平臺,為求助者提供各種支援。根據設想,信息平臺及手機應用程序的開發,除了更便利地為求助者募款外,在信息傳播和資源整合方面將更為便捷。汪中芳說:“我們與廣州日報合作,首先因為廣州日報對重症救助有持續關註和深入報道,吸引全社會關註並參與到重症救助上來,社會影響力巨大;更為重要的是,廣州日報作為權威媒體,以其強大的公信力,還將作為信息平臺的監督方。”
  他舉例稱,由廣州日報挖掘報道的重症求助個案,可以直接發送到信息平臺上進行募款,而不必再經審核評估。而其他求助個案則必須先經核實評估再在信息平臺上發佈。
  救助信息向優質慈善組織開放
  莊悅群表示,今後廣州將完善社會救助和慈善資源之間的對接機制。他說:“政府的社會救助信息平臺,包括居民家庭收入核對系統,要逐步向有需要的慈善機構、社會服務機構開放,實現資源共享,實現慈善救助的社會效益最大化。”
  2013年8月,廣州市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(以下簡稱市核對中心)正式揭牌運行。該中心是全省首個、全國第二個(第一個在上海)居民家庭經濟狀況核對中心。如今,市民申領任何社會救助,包括:經適房、廉租房、公租房、低保、低收、醫療救助、教育資助、法律援助等,都須先經該中心“查清身家”,再行向相關部門申請。
  莊悅群透露,廣州將大膽試探,在確保保護困難群體隱私的情況下,與優質社會組織、慈善機構共享困難群眾救助信息。通過這一方式,變被動救助為主動救助,“一方面會有嚴謹的考核評估制度,瞭解這些社會組織、慈善機構是否適宜去承接政府職能;另一方面將通過技術攻關和法律手段,確保困難群體的隱私得到充分保護”。
  廣州日報廣愛基金
  重疾防治白皮書發佈
  2014年12月18日,廣州日報社、廣州市慈善會、時代地產公益基金會攜手推出了廣州首個重疾救助資源手冊——《廣愛基金重疾防治白皮書》。依托本報醫療衛生報道團隊,“廣愛白皮書”搜集、梳理已有的醫保政策,並儘力搜集彙總所有已知的重疾救助渠道及資源,幫助更多的重疾患者增強自身的自救能力。
  “廣愛白皮書”引發社會各界好評,朋友圈裡競相轉發。患者評價“求助有門,不再兩眼一抹黑”,專業人士評價“手冊系統全面,方便操作”。廣州市衛生局負責人也為廣州日報“點贊”,稱此舉為患者做了一件大好事。
  “廣愛白皮書”也得到了醫院的好評和大力支持。本報聯合中山一院、孫逸仙紀念醫院等十七家三甲醫院,在醫院內設置了免費取閱點。中山一院和省人民醫院每家安排1000本白皮書,一天之內就被領走了一半。有些醫院主動申請設置取閱點,表示“醫生也應在手頭備一本‘白皮書’,以指導貧困病人獲得幫助。”
  (文/廣州日報記者任珊珊)
  廣愛助力 從未站起過的女孩站起來了
  雷虹
  本報“廣愛同行”34號救助對象
  在廣愛基金的救助下,這位因患“先天性神經肌肉型脊柱側彎”怪病、24年來“從未站起來過”的湖北姑娘,經過在廣州的手術和治療,終於笑著站了起來。
  (資料圖片,廣州日報記者喬軍偉 攝)
  相關鏈接:
  廣愛同行兩年籌1100萬元
  助206重疾者
  由廣州日報發起、與廣州市慈善會共同管理的廣州日報廣愛基金,自2012年4月成立以來,已救助了206位在廣州治病的重大疾病患者,共籌集近1100多萬元幫助他們籌款治病。相當一部分求助者或沒有戶口、或沒有購買任何類型的醫保、再或是特別貧困,壓根墊付不起醫葯費。《廣愛同行》專版,逢周一齣街,已成為匯聚社會愛心、優化配置公益資源、培育公益組織的強有力平臺。
  為增強重疾患者的自救能力,幫助他們熟悉已有的救助政策,引導他們找到更多的求助渠道,廣州日報廣愛基金推出廣州首個重疾救助資源手冊。歷時3個多月,在聯繫國內137個相關機構,並收集、核實了針對廣東地區開展疾病救助的101個項目信息後,內容近3萬字的白皮書終於出爐。白皮書並已通過廣州17個醫院以及相關的公益組織、相關社區進行派發。
  (原標題:廣州重疾救助平臺全面對接廣愛同行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yn95ynwnp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